查看原文
其他

百法明门论表解17 : 所有五逆十恶罪都可以忏,唯有谤佛、谤法、谤僧不能忏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06.01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06.21)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唯识简介》全

慧律法师楞伽经(全)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(全 )

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(全)


百法明门论表解17

百法明门论表解17

慧律法师主讲

1991525

高雄文殊讲堂

比如说,济公,他吃狗肉、他喝酒。酒肉穿肠过,佛在心中坐,济公当然不晓得真的、假的,你诽谤他,那你麻烦大了,他是圣僧,他本来就是一个内无所著,游戏人间的,你一直诽谤他,你麻烦大了。所以,因此,我常常告诉这个众生,别人对错、是非、好坏,如果你不想下地狱,你都静默就好,你每天照顾你的什么?照顾你的本性,你每天要赶快密密地观照。所以,我一直很同情这些在佛门里面制造是非的众生,佛教这么好的道理,佛教是个这么好的圣言,圣人所讲的道理,你不赶快利用这个圣人讲的法,来听法、来闻法、来解脱,不是,而在这个寺庙里面、团体里面,搞这个是是非非,讲对讲错,这个太悲哀了,本来是一个可以解脱的一个善知识的团体,弄得不愉快。

你讲他,他讲你,然后,又说:唉呀!他是怎么样不好,然后,又编出来,唉呀!真是……我觉得说人家已经亲近不到这个正法,亲近不到好的道场,而你是已经来到这个道场,却编了一大堆谎话,来伤害出家人,何苦呢?我常常说:出家人的好坏,自有僧团、自有因果来定夺,你在家居士,你根本不够资格讲他,你要讲他,你就小心跑到地狱去,这个干卿底事,干你什么事情,所以,你只要认清楚他讲的法是不是正的,要依法不依人,他讲的法是正的,能够让你大彻大悟解脱生死,那就是你的生命根,我们现在人就是依人不依法,哪个法师对我很好,我去的话都拿荔枝送给我,我就常常去,所以,我去就有荔枝可以吃,是不是?有荔枝可以吃,是不是?师父!您这个生病,您记住生病的话,叫我去照顾您。为什么?因为您不可以吃水果,水果都是我在吃的。发心错误!因此,我看这个佛门里面,某些男众或者女众,受到一点委屈,出去就一直诽谤他的师父,你小心!

比如说,你对这个出家人不满,好!他是个三宝,不看佛面,看僧面,(不看僧面看佛面。)好!这个不值得我们亲近,那我们静静地离开,你去外面把他散播谣言,你麻烦大了,我没有骗你,因为,你只有……你散播三宝的是非谣言,你只能断众生的慧命,你一点也没有得到什么,你得到什么。这是一直告诉大家,见言不见,不见言见,闻言不闻,不闻言闻,就是说他常常说我亲眼看到的,我亲耳听到的。我再告诉诸位,讲这句话的人,只要说三宝的是非过失的,你连听都不要听,赶快离开。你要常常感触说:我业障怎么深重,会听到这些是非,我业障怎么这么深重,三宝是清净的地方,我业障特别深重,我听到不清净的,这个我耳根不清净,因为他讲了是非给我听,你要常常这样讲

所以,听到不好的,要赶快求忏悔,说:我是业障深重,才会听到这个。那么对一个大修行人的话,他才不会这样,他不思善也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,他也知道善,也知道恶,是清清楚楚,却是能够包容恶,也可以包容善,你不包容恶,你怎么样?你不能改变他,他那么坏,没办法了,要切记!不要听片面之词,不要无中生有,什么事情一定要调查清楚,不要给这个假相骗得团团转,不要给感情所束缚,所谓感情就是他是我的好朋友来讲一些话,我就认为他所讲的是对的,你要注意!有时候对方错误,他自己不讲,记住师父的话,你就有大智慧,你今生今世就不会受到人家的影响。

底下:⑶鼻、舌、身:【觉则言觉,不觉言不觉。觉言不觉,不觉言觉。】

⑷意:【知则言知,不知言不知。】是名真知嘛,【知言不知,不知言知。】那就是妄语。

51、香、味、触种类表

【香六:㈠好香、㈡恶香、】好香闻起来很舒服,恶香,比如说有一种香,一点起来,哇!我一闻的话,好像这个女人化妆的那种香水,哇!闻起来很痛苦,很痛苦!闻那种香要呕吐啊。我有一次不知道,点那种香,人家送给我的,好像从印度拿回来的,哇!那种香是很香,但是,闻起来昏头转向的,很痛苦!【㈢平等香、】平等香就是也不极端,也没有很好,也没有很恶。【㈣俱生香、】先天性这个植物生起来就有香味。【㈤和合香、】是经过配合的,配合起来的和合的香。【㈥变易香。】经过一段时间发酵,或者是一段时间……后来这个氧化所产生出来的香叫做变易香。

那么这个【味十二:】这个味也很容易讲,因为,大家都可以看得到。【⑴苦、⑵酸、⑶甘、⑷辛、】辛就是辣,【⑸咸、⑹淡、⑺可意、】是自己的意思,很合适的意思,【⑻不可意、】不可意,唉呀!你不晓得这个可意味跟不可意味就差很多。比如说,我们这个南普陀,我们在南普陀的时候,他炒了一盘的辣椒,辣椒,哇!我看这个常禅法师这样,整盘端起来挟了一半,拌一拌这样吃。哇!我一看真是吓死了。他吃得满头大汗,(日语),好吃、好吃,那个辣的,我一吃了一片,喉咙马上就肿。这个味可意跟不可意,还要因人而异,因人而异。

我为什么不敢吃?那个辣的,据说,据说四川人很喜欢吃这个辣椒,我听人家讲的,喜欢吃辣的人小便很辣,我才不敢吃,小便很辣,不相信你闻看看,很辣。所以,喜欢吃辣的人,比较不会感冒,身体也应该很好,不过,过份的辣还是不太好。所以,我今生今世最怕的,你要请师父吃饭,很简单,甜的,咸的,还是要极端的,我不是,我很喜欢吃很甜的,也很喜欢吃很咸的,奇怪了,我这菜已经很咸了,还要再沾酱油,所以,人家医生说,我这个肾脏不行,要小心,吃得太咸了,不够咸又吃不下,所以,我这个……你要煮得很丰富的菜,不如怎么样?炒一盘比较咸的,我如果将来有到府上去的话,要请师父吃饭很简单,一定要记住,要炒一盘豆包、豆螺,豆腐红烧,就是有一盘比较稍微咸的,我就觉得这个菜很好,是不是?可意、不可意还要看人。

【⑼俱相违、】就两个都不是,也不是可意,也不是不可意,平平的。【⑽俱生、】就是先天性的味。【⑾和合、】就经过配合的。【⑿变异。】经过变化的。

【触二十六:】就是你的感觉,这个触就是感觉。【地】就是坚硬,地【、水、火、风】的感觉【。轻】的感觉,【、重】的感觉【。涩】就是粗糙的,涩的感觉【、滑。】很滑。【缓】就是慢【、急】的感觉【。冷】的感觉,【、暖】的感觉【。硬】的感觉,【、软】的感觉,【。饥、渴、饱。】就吃得很饱。【力、】这个力稍微解释一下,力就是压迫,这皮肤有一点压迫的感觉。【劣。】就是不太好的感觉,这个劣的感觉。比如说,这个衣服手一触碰,一触碰,唉!你们这个劣质,这个质料太差了,太差了,劣就是质,一摸就知道感觉不太好。【闷、】纳闷,是不是?【痒、】痒痒,痒痒是不是?这痒大家……每天你看到这个益可肤是不是?益可肤,每天唱那首歌,是不是?有时候唱得不太好意思。【粘。】感觉粘粘的。【老、病、死。】老的感觉、病的感觉、死面临的感觉,【瘦】的感觉【。】好了!这字都很简单嘛。

57页:52法处所摄色表解

前之五根、五境为五识所依、所缘,此则为意识所缘,属于十二处中,法处所含摄之色法,故以立名,共有五种。

57页,这个法处就是半分的色法,半分的心法,所以,包括就比较复杂一点。【法处所摄色表解:一、极略色——】这个极略色就是【依】自己的【假想观,析俱碍色】,俱就是有,有这个质碍的,就是分析,一直分析这个有形的、有质碍的色尘,一直【至】非常地微细,叫做【极微。】极略色。【二、极迥色】迥就是很远的意思,很远的意思,那么【依假想观,观显色】,显色就是很清楚的色,【至极远而不易见。】这个叫做极迥色,这个念迥jiǒng,人类最大的窘困那就是没有智慧,这个“窘”念的音是一样。迥就是远的意思,非常、非常地远,就是按照假想观,观想这个显色一直到非常远,而不容易看到的,不容易看到的,极迥色就是很远、很远的。【空观之色】叫做【(法空观)】,空观之色就是观想空观那种到达最微细的色尘。

【三、定果色】顾名思义就是【入解脱定,】就是超越九次第定的,也就是解脱定,也就是说证果的,阿罗汉果的,有这个定力的,达到了解脱的这个定力,他就可以转变对方的第八意识,而使对方的第八意识产生变化,所以,他看到的就会【变鱼、米、肉、山、水、火、威仪身等。】在我们众生来讲的话,根跟境都是实实在在的根,实实在在的境;就圣人来讲的话,万法唯心所造,唯心无境,那么既然是唯心无境的话,心只要动一个念头,物质、境界就会随着改变,就会随着改变。那么因此,这个圣人他会用他的这个定力,产生引起你第八意识的这个共识,就是一种共同分的一个看法,就是频率使你相同,所以,你看到的,噢!原来就是这样子。

因此,我们众生所看的是实实在在的境,但是,圣者所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心,因此,他这个心能够定,伏住一切烦恼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变现一切的。这个就物理学来讲的话,当一个人开采这个本性出来的话,你拥有无量的这个光、能,无量不可思议的力量,他所发挥出来的,就可以改变一切的现状,使一切众生眼识所看到的,会跟你所想像的是一模一样的。所以说,【如入火光定,则有火光发现。】用这个火光定,就有火光发现,【神通之色】,神通之色。

【四、受所引色】那么这个是属于在受戒的时候,比如说,这个皈依,或者是八关斋戒,或者是五戒,或者是沙弥、沙弥尼、比丘、比丘尼、菩萨戒,不管受任何的戒,都有先三皈依,这个受比丘、比丘尼戒,要白四羯磨法,第一次就是观想,观想这个山河大地,包括我们这个有情、无情的都迸开来,迸开来的时候,从地裂开来喷出这个光明,像烟雾一样的这个……然后,慢慢、慢慢地上升到这个上面来,这念第一次;念第二次的时候,就集中,集中,集中到你的头顶来,就像这个面粉一拍,产生出这个粉末状的东西出来,如果说这样不容易观想,就观想那个云层,白色的云层,这个云层透过这个阳光,这个云层有一点透明的,很亮的刚好散布……一开始一观想有情、无情都迸开来的时候,念第二遍的时候,观想集中在顶部,这是第二遍;第三遍的时候,第三遍的时候,就观想这个云层,这个亮光一直灌到这个顶部,灌到这个顶部一直到脚底,脚底是封死的,不可以让它漏出来,这个叫做纳受戒体,就是他全部从头到尾都是用观想的,不是有真正这样子的颜色,这就是所谓的纳受戒体,纳受戒体。

所以,这个受所引色,简单讲就是受戒的时候,用清净心观想,发上品心得上品戒,所引起的这个色法。底下解释【依律、】就是依照戒律,受戒的戒,【不律仪,】不律仪就是不是外在的这个戒律或者是威仪,单靠什么,单靠这个【殊胜】的思想,【思种】就是观想,【所立,即无表色。】无表色就是你没有任何东西来表示出来,因为,那是用自己观想的。所以,就受所引色,受所引色就所谓【戒体之色】,戒体的颜色。

【五、遍计所执色】也就是说,【第六意识虚妄计度,】虚妄计度,虚妄计度就是分别、执著【所变根尘,】六根跟六尘,【无实作用,】没有实实在在作用的,所以【故立此名。】那么就是【妄执之色。】

58页,这个法处所摄色,【前之五根、五境为五识所依、所缘,此则为意识所缘,】是属于意识所缘,【属于十二处中,法处所含摄之色法,】法处就是前五识落谢的影子名叫做法处,所以,【故以立名,共有五种。】底下,为了让大家更清楚,怕大家不了解。

53极略色与极迥色之释义

一、极略色

△释名

修观行者以法空观(第六识假想之慧),观想有对色中实色,即五根、五境、四大及法处实色(定果色中实色)等粗色(有形之物质)。渐次分析至不可分析之极点时,于其观智上,浮现最极细微之相分,是谓极微,其色名极略色。此色乃为与见分同种之相分,虽非实色,亦无实体,以与色相似故,假名曰色。于三类境中,属于以极微为体之独影境。

【修观行者以法空观(第六识假想之慧),观想有对色中实色,即五根、五境、四大及法处实色】法处的实色就是由定中所产生的色,【(定果色中实色)】那么就是有定力的人所产生的实色,【等粗色(有形之物质)。】就是五根、五境,四大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,以及法处就是落谢的影子等粗色,【渐次分析至不可分析之极点时,】极点就是极微,【于其观智上,】在这个观智上,【浮现最极细微之相分,】非常、非常微细的相分,【是谓极微,其色名极略色。】极略色,就是在观照的这个智慧上,浮现最极微细的相分,就是那种有形的物质,但其实摸也摸不到,那是一种观想的。所以,叫做极微,这个色叫做极略色,简单讲就是有形的,而分析到无形的。

【此色乃为与见分同种之相分,】这意思就是说这个色就是如同精神,见分就是精神作用,同样的平等地位的一个有形相的东西,简单讲就是如同精神的那种色法,那么精神所影现出来的色法,那当然就是不可攀、不可执也看不到,所以,这个叫做见分同种的相分,也就是微细,微细到如同精神上观想的一个物质,精神上所观想的一个物质,当然就碰不到,是不是?当然就不是有粗糙的外表,完全是意识的观照,所以说,【虽非实色,亦无实体,以与色相似故,假名曰色。】所以,你看!极略色就是不是实色也没有实体,因为,它是跟这个色相似,假名叫做色,所以【于三类境中,属于以极微为体之独影境。】极微为体的独影境,极微为体的独影境。

△释义

极者至义。略者有二义:

㈠总义——将众色总略分析,至于极微。

㈡小义——将诸根境分析至极小。此有二种:

甲、小乘之极微类似现今科学所谓之原子、核子、电子等,色法由之所成。(前五识所缘)

乙、大乘之极微为观行者观智上所变现之假想,而非实法。是故在大乘教义所说之色法,非极微所成,乃色法之种子所生,随量之大小顿现为一相,与小乘教义所说迥然不同。  

【极者至义。略者有二义:(一)总义:将众色总略分析,至于极微。】就是把一切有形象显色的,把它一直分析,分析到极微这叫总。

【(二)小义:将诸根境分析至极小。】微小的:没有实体、没有质碍,【此有二种:】这个分析到这么微细,极微的有小乘跟大乘之别。

【甲、小乘之极微类似现今科学所谓之原子、核子、电子等,色法由之所成。】也就是【(前五识所缘)】,这个在显微镜里面,这个超级的显微镜里面,可以放大几百万倍,也是可以试验出来。

【乙、大乘之极微为现行者观智上所变现之假想,】就是大乘所讲的极微跟小乘的极微不一样,小乘的极微,这个limit,这个极限limit,这个极限是原子、电子、中子这一些的,但是大乘的极微不是,大乘的极微完全不可分析,完全是假想的,【而非实法。】意思就是大乘的极微完全变成精神领域的,属于跟精神见分,见分就是精神嘛,同等地位的相分,也就是完全跟精神一样的色法。所以,完全是假想法,而不是实法。所以,【是故大乘教义所说之色法,】大乘教义所说的这个色法,【非极微所成,乃色法之种子所生,】这是在大乘教义所说的色法,不是极微,完全是色法种子所生,这个色法的种子所生,色法跟心法其实也是自体分所变现出来的,所以,还是心的问题,【随量之大小顿现为一相,】随量,比如说,这个杯子、这个桌子,在小乘来讲,在座诸位,注意听!

比如说,这个杯子就小乘来讲,它叫做颗粒微尘所构成的聚合体,在大乘来讲,它不是,它完全是唯心所造的东西,当下顿现一个相,一个相,所以,你分析到最后的话,其实不是在割这个物质,本来这个法就不存在的东西,你一直分析到最后的话,它还是空性的东西,你怎么分,它其实都是影像上里面的切割作用而已。所以,你拿一支刀子划在虚空,就大乘来讲,划在虚空跟划这个,是一模一样的,因为,这个不实体的东西,所以,在小乘来讲,色法来显示出空法,空,空就是虚空,虚空来显出这个色法的存在性,就是所谓的对立的衬托,因此,由色法来推论,虚空也是色法的一种,因为,虚空来衬托这个色法,当然,就虚空来讲,也是由色法的logic,逻辑里面去推论,它在logic里面去推论,因为,色显示空,空来显示这个……虚空来显出色法,所以,logic里面来讲,色法跟虚空是列在同一个色法里面的,只是它同样一个色的虚空,它是有多彩多姿的色法不一样而已,所以,就大乘来讲,拿一支刀子划在虚空,跟拿一支刀子划在这个……无论你怎么千变万化,在这个本性,本体界来讲的话,它就是不增不减的。

所以,当体即空的道理,就是这个样子,因为,你所割的都是影像。但是,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,透过我执跟法执强烈地执著,把这个本来是心的东西,变成一种颜色对立的东西,因此,我们就变成有外在的活动,那么反应到内在的东西,所以,这个凡夫俗子是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理,境界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心,就大乘来讲,唯心无境,完全是心的作用,所以说,《楞严经》里面讲: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。所以,因此我们学佛里面,一直告诉你,你要对三宝有信心,要对师父有信心,这个信具足了,你怎么打都打不进来。

所以,凡夫的学道,是希望师父给他法,凡夫是师父给他法,但是,就大乘的绝对本体论来讲的话,不是师父给你法,而是师父启发你,而你自己去觉悟到这个法的存在性,就大乘的修行来讲是师父启悟你,而你靠你自己去觉悟,其实,你本来也不来,因为你本来就具足嘛,本来就具足,所以,这个信心非常重要的,所以,我为什么说造口业的人,这个罪是很重、很重的,因为,他一下子破坏你的信,那你什么都免谈,你什么都免谈,你本来就对师父非常有信心,他这个信才能助长,因为凡夫的根性不够嘛,他不知道有师父没有师父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觉悟的问题,觉悟的问题,善知识这当然很重要,但是,最重要的是你那一分强烈地对我的信心,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,单靠外境或者师父给你信心,有一天,你就会因为师父而失去信心,因为,你所要求的并不一定我给你的,所以,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问题最大,因此,当你一个人信心建立在外界的时候,要师父给你,那有一天,你破坏你师父的形象,你的道力就完全一扫而空,完全就抵不过的,这个叫做凡夫的修行法,凡夫的修行法。

所以说,六祖大师里面讲,六祖大师: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,大家都有本来的面目,是不是?好!我对师父有信心,师父的法我依法行事,我可以成道,我可以成道,是不是?因此,我们大部分来讲的话,无法会归到像大乘法里面自性的东西,没有办法,因为,他很容易受到左右干扰,那么众生要建立这个信很不容易,很不容易。所以,在这个大藏经里面,《大智度论》里面讲,说:无量亿劫来所修的善根,为恶知识一句话,断无量无边的善根,所以,你无量亿劫来所修的这个善根,你碰到……今生今世碰到不好的朋友,碰到恶的人跟你讲几句话,断掉,断掉所有的慧命,因此,所有五逆十恶罪都可以忏,唯有谤佛、谤法、谤僧不能忏。这个太厉害了,那种力量太大,一下子就全部断掉了。

所以,想要在僧团里面搞动乱的要特别小心,我告诉诸位,不管别人对、错,你自己本身要对佛有信心,而且对法师的法要有信心,我们今天是追求真理的。我以前有听过一个法师这样讲,当然他是假设的,假设的,我很同意他的看法,说:我们这些大家修行人,有一天,如果师父还俗了,这当然用自己假设,你们的感觉如何,有的人说:大失所望。有的人说:唉呀!真想不到。有的人说:真理并不增不减,师父还俗跟我们弟子也没有什么关系,这师父就说:对了!当我引起你这个真理的存在性的时候,不管师父的变化善恶好坏,因为,你都已经认识了真理,你是要认识本来的面目,而不是要认识师父的缺点,那么你就拥有真正地生命。

所以,这个法师所开示的,我很同意他的看法,很同意他的看法,比如说,唉呀!我本来对师父很有信心,现在师父这样,没有信心了,这个都是生灭法的东西,这是生灭法的东西。所以,要开采你本来的面目,就不能因为谁,包括师父都不要动摇到你的信心,那么这就进入坚固不坏,就进入坚固不坏,可惜众生没有办法,没有办法,如果,我今天还俗的话,我看一半以上退道心,当然,我是不可能这样做,你打死我,我也不会还俗,好、坏总得把这个衣服穿完,穿到死,是不是?三百六十五行,也不会比这一行更好。所以【与小乘教义所说迥然不同。】因此,我希望你们顿悟心性,要不生不灭、要不动摇,不管怎么样的情况,你就要依法不依人,不能动摇到这个信心。

△明宗

问:大乘行法何故用此观耶?

答:为遣有情以粗色为实有之执故。如《杂集论述记》云:修法空观,要析诸色,先至极微,断诸烦恼后入空故,由是大益,故说极微。

【问:大乘行法何故用此观耶?】大乘行法为什么要用这个观呢?

【答:为遣】除掉【有情以粗色为实有之执故。】因为,这个众生都以为这个粗糙的颜色是实实在在的,他不知道这个是唯心所造的。【如《杂集论述记》云:修法空观,要析诸色,先至极微,】非常微细的,【断诸烦恼后入空故,由是大益,故说极微。】因此,这个大乘的修行完全怎么样?与空相应,与空相应你就不会生活在二元的对立,你就不会因为希望,在他的身上产生希望,就不会对他有所失望,因为,这个本体界是不来不去、不生不灭的东西,所以,诸佛如是行,我亦如是行,得道就在刹那之间,否则的话,你今天因为同参道友的一个优点、缺点,或者师父的一个优点、缺点,就退道念,那不是笑死人了吗?我以前在一些道场,这个道场,我是皈依他的,也在那边受戒,有的人来,可能是跟我这个师父有什么瓜葛怎么样,他就打毒针了,他就打了:你师父怎么样、怎么样……可是,我从来没有对他失去信心,因为,师父讲的法是正派的,我从来没有对他失去过信心,所以,可是……这可能是一种宿世的一种善根,可能是宿世的,有的众生就没有办法了,稍微几句话就倒了,这也是业障深重的众生,不晓得法是唯心所造。

有一个人,有一个人拿了一颗舍利子,跑、跑、……跑到广钦老和尚,就问老和尚说:老和尚!老和尚!您看这个舍利子是真的还是假的?老和尚说:你说真的就真的,你说假的就是怎么样?就假的。这种功夫你听得懂吗?完全是你的心的问题,你要修行,你找到你的……顿悟你本来的面目,不必师父也可以成道,不必师父也可以成道,因为,十方三世一切佛,都是用清净心、平等心修行的,是不是?师父已经启发你的一个本来面目,那其他就看你的长养圣胎的功夫了,长养圣胎的功夫了。所以,我从在家一直到出家,我不管人家来到我面前,讲我师父怎么样,我也不管人家在我面前讲一些长老怎么样,我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,因为,我已经找到本来的面目了,他的因果他负,我的因果我负,只要师父的法是正法,那么我们就必需依法不依人,这个佛在二千年以前就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,可惜,众生没有办法。所以,要断这个烦恼,后入这个空,才能够得到这个大益,所以,这个叫做极微。

二、极迥色

修观行者以法空观(第六意识假想之慧),观想有对色中假色,即影、光、明、闇、迥色、空一显色等细色(无形之色相,名空界色),渐次分析至极微时,名极迥色。又云:观想青、黄、赤、白显色至极远而难见名极迥色。迥者,远也。

【修观行者以法空观】,以法空观,【(第六意识假想之慧),观想有对色中假色,】有对色就是看得到的,可是摸不到的,比如说,【即影、光、明、暗、迥色、】就是远:很远,【空一显色】就是如同虚空同一个显色,同一个,因为,虚空没有形状,【等细色(无形之色相,名空界色),】没有形状的色相名叫做空界色,【渐次分析至极微时,名极迥色。又云:观想青、黄、赤、白显色至极远而难见名极迥色。迥者,远也。】非常、非常地远。60页。

54极略色与极迥色比较表

【极略色:极者:至极义。】刚刚我们所讲的,【略者:一、总义。二、小义。】总就是同时顿现,小的话那么就是一直分析到极微啦。【即五根、五境、】还有地、水、火、风的【四大、法处实色等,】所谓底下的【(粗色)】,粗糙的色。再来,【有对色中实色(有形之物质)】,然后,去观想,观想到最后,分析到最微细的,叫做极略色,这里最重要的极略色,就是看这第三个,有对色中的实色,有形的物质,然后,分析到最后,然后【有能碍及所碍】,这个能碍,比如说精神的能碍,比如说,五根,五根有能攀缘的这个精神的在这个作用,是不是?四大、山河大地就是没有攀缘,它是被所攀缘的,就是所谓的外境,【以极微为体之独影境】,以极微为体的独影境,以极微细为体的独影境,那么就是说用影像分析到最后,几乎摸不到的东西,当作这个体的独影境就是用意识观想的这个叫做独影,完全没有物质的,分析到这个意识到最微细的角度。

再来,就是【极迥色:极义同前,迥者远义。影、光、明、暗、迥色、空一显色等(细色)】,空一显色:同一个显色,【有对色中假色】就是所谓的【(无形之色相)】,无形之色相,有对色中的假色,无形之假色,无形的色相,就是所谓没有任何的有形物质的色相,影、光、明、暗等等,【无能碍有所碍】,意思就是没有五根能攀缘的这个质碍,但是,有外在的影、光、明、暗的这个迥色,远的或者是空一显色的这个碍,以极微为体的独影境,就是这样子。再来。

55受所引色,定果色,遍计所执色释义

受所引色释义

受者、领受义,谓领受师教(即戒)。引者、引取义。盖戒是色法,所受之戒,即受所引色也。

亦名无表色,此有二义:

  ㈠小乘——依身口七支表色所起,为大种(四火)所造之实色。

  ㈡大乘——受戒之时,与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种子,有防恶发善之殊胜功能,依此功能,于所防之恶色与所发之善色,而立色法及无表色名。

【受者、领受义,谓领受师教(即戒)。引者、引取义。】引取,引:引取。【盖戒是色法,】由观想而纳受【所受之戒,即受所引色也。亦名无表色,此有二义:(一)小乘:依身口七支表色所起,为大种】就是【(四大)】,四大【所造之实色。】受戒的时候当然就是身口要清净,为四大所造的实色。

【(二)大乘:受戒之时,与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种子,有防恶发善之殊胜功能,】受戒的时候跟第六识相应的思心所种子,有防恶发善,防止这个恶,发起这个善这个殊胜的功能。【依此功能,于所防之恶色与所发之善色,】防止就是当你受戒的时候,有纳受这个戒体,你有纳受这个戒体,你观想以后,你就:噢!不可以犯戒、不可以犯戒,你碰到这个恶的境界,那么你就会防止它,就是于所防,防就是停止这个恶,所以,有受戒的人,最起码他会警惕自己,就算有所犯,他会赶快求忏悔,不是像世间人,他连这个受戒也没有,他造恶,他认为这理所当然的,杀、盗、淫,他认为这个没有什么,什么叫做忏悔?他认为每一个人都这样子,所以,恶色现前,他就无法去防。那么大乘,你只要受戒,如法的观想,纳受这个戒体,当境界现前的时候,那么就会产生遏止的力量,于所发的善色,所发出来的防非止恶的,【而立色法及无表色名。】立这个色法跟无表色名。

定果色释义

亦名定所引色、自在所生色。《义林章》云,定通无壅,名为自在,果从彼(定)起,名彼所生。乃依威德殊胜之定力,而变现之五尘境也。此色通假实:

㈠凡夫修行依假想定而变之色,为无实用之假色。

㈡八地以上菩萨,为摄化有情,以威德定力而变之色,则为有实用之色法,能变土砂为金、银、鱼、米等,供给众生享用。此即法处所摄之实色,为第六识(所缘、能缘为第六识之相分、见分),及前五识所缘,此义于入定者有二重,于众生在感受上有三重关系。如下图:

【亦名定所引色、自在所生色。】自在当然就是解脱,因为解脱,所以,他的定力伏得住,是不是?定力,他破除了一切意识状态,就由本性产生出来的,本性所作意,那么这个作意就会影响到众生的第八意识,我们一切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识,这些七个识包括境,都是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,换句话说,根身、器界、种子,都是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,那么因为他得了自在嘛,他得了自在,那么他要怎么样做,他就很容易影响到你的第八意识,然后,你眼根所看的,因为,你第八意识为他所影响,所以,你由第八意识所透脱出来的,眼睛所看的也是这样,所以,这个耶稣就可以用一个这个面包养活了五百个人,养活了五百个人。在《楞严经》里面讲,佛陀变现很多鱼、肉,给当时候的比丘去吃,也是佛陀变现的能力,实在不是有生命的,实在不是有生命的。

所以,一个人修行到能够以定力改变这个第八意识的话,他随时都可以变现与频率相同的任何一类的众生,他就可以示现十法界,因为,他的这个念力,所有的作意,都来自于平等、绝对、清净的东西。比如说,以这个光速,以这个速度来讲,就佛的速度来讲,比如说,我们今天为什么会产生,火车快或者飞机比较快,因为,有所对立,因为,有所对立,那么因为有所对立,所以,你看出的速度就会有所偏差。比如说,他开了这个八十,他开了这个九十,九十就比八十快了十,所以,这个对立、对立……那么这个光速就更快了,这个光速快到我们没有办法衡量,二十九万七千多公里,就是十八万六千mile,十八万六千mile乘以1.5,就是差不多二十七、八万公里,换句话说,光速一秒钟是二十七、八万公里,但是,如果就佛陀所证悟的境界来讲的话,那么像这个尽虚空界、遍法界无所不在的这个法身来讲的话,这个光速算是微乎其微,佛陀都可以把这个光速更加的并驾齐驱,为什么?因为,光速透不出这个法界嘛,所以,佛随时可以调整任何一种速度,任何一种频率,任何一种慢的、快的、微细的、大的,所以,他可以示现任何十法界这个相,都有办法,他可以调他的频率,调他的能力,调他的光、速度都可以恰到好处,恰到好处,所以,比如说你速度,这个火车跑这么快,佛的这个境界够,他随时都可以跟火车一样的速度,(未完)

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(全)

慧律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

百法明门论表解01 :一切法都在百法里面,不管哪一个人统统要学的

百法明门论表解02 : 我们没有办法变化所有的物质现象,至少可以变化这个精神状态

百法明门论表解03 : 不要在那些没有信心的人面前说三宝的过失,这个罪很重

百法明门论表解04 :学佛的人要包容, 要是看什么事情都很顺眼那是学佛成功了

百法明门论表解05:没有悟到清净的本性的人,都会透过意识状态扭曲别人的东西

百法明门论表解06 :种子熏习是生灭法,佛法有熏习,但空就不能熏习,佛果不能熏习

百法明门论表解07 : 你不要说别人侮辱我们,要说我们修养还不够炉火纯青

百法明门论表解08 : 若能观心必能入道,只要会让你烦恼的、嫉妒的、恨的统统不对

百法明门论表解09 : 用善心解脱的心理你所到之处都是善的,用恶的念头所感的都是痛苦的

百法明门论表解10 :保持欢喜心是一件很重要的情绪,什么时间、境界都保持随喜功德

百法明门论表解11:每一件事情处理都必需与空相应,所到之处都是用空观就解脱

百法明门论表解12 :闭关是闭心,道场在你心里;缘是由愿而来,你的选择就是愿

百法明门论表解13: 要以无生为主去修行,不能学习忍辱,还存在一个忍辱就不能解脱

百法明门论表解14 :人心散乱的时候一天到晚到处攀缘, 就无法克制这个外缘

百法明门论表解15 :一个人福报享尽了,他祸患就到,一个人话讲太绝麻烦就来

百法明门论表解16 :修行人境界控制很重要,不要给这个外缘带着跑

史文章阅选读一

史文章阅选读二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